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邓丽君私家相册-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始终没有落实。  最后,这个“演出计划”也就拖了下来,未能实现。  邓丽君的演出计划拖延下来。我们便问她愿不愿意到内地作一次旅游?她问怎么样才能进入内地?我们建议她用个假名,持中旅社的回乡证过关,然后由彭燕燕全程陪同。邓丽君又兴奋起来了,又和彭燕燕商量“旅游计划”了。她提出,旅游时间最好是在冬季,因为她想看雪。她很想在大雪纷飞之际,登上长城,一览塞外风光。  然而,她的这种颇具诗情画意的计划,最终也未能实现。后来她告诉我们,“另纸签证”的办法并不保险,她的一些到过内地的朋友,返回台湾后都受到了情治单位的审查。她说台湾的情治系统是非常厉害的,是无孔不入的,你们不能不防备。  台湾的情治单位在暗杀旅美作家江南以后,弄得声名狼藉,受到海内外的谴责。  但它对台湾同胞来说,仍有威慑作用。邓丽君跟我们约会,经常变换地点,而且她一出门就要戴墨镜、穿风衣,既是提防媒体发现,也是提防台湾的特务人员。  与邓丽君接触一段时间以后,新华分社决定由副社长乔宗淮出面,正式宴请她一次,地点在赤柱的宾馆。这里原是佳宁集团老板陈青松的住宅,佳宁破产后,新华社便买下来作为宾馆。


第六部分:原来姹紫嫣红开遍:独上西楼原来姹紫嫣红开遍:独上西楼(4)

  金庸后来说他也来看过,要是新华社不买的话,他可能会买下来。  隔了几天,邓丽君约我们吃饭,忽然提到要买房子的事。她说新华社各方面的关系较多,能否帮助她物色一套住宅。  根据邓丽君的要求,我们通过朋友,给她在深水湾找到一套房子,这就是现在的赤柱佳美道18号,她表示很满意。  在买下了赤柱的房子后,她约我们吃饭,谈着谈着,她忽然说:“住在台湾很烦,住在香港也烦,我想在内地买套房子,烦的时候就去住住。你们能不能帮我?”  这更是出人意外!接着她又说:“在中国的城市中,我最喜欢苏州,很想在那里买套房子。”当她听彭燕燕说我曾长期在江苏工作后,便要我帮忙。我当时以为她是随便说说的,便姑妄应之。  不料过了一段时间,她忽然打电话问我,在苏州买房子的事情有没有消息?这倒使我为难了。其时我正好要回江苏休假,就顺便去了一趟苏州。该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的朱局长带我看了一处地方,这是一套两层楼的花园楼房,院子很大,但楼房非常陈旧,已近危房。朱局长说买下以后可以重新设计建造,卖主开价要六万元。我画了个草图,带回香港。邓丽君开始不相信六万元可以买到一院住宅,接着说是不是现在就把钱汇过去?我连忙说此事要等她亲自到苏州看过以后才能决定,可能还要办一些手续,现在急不起来。  1988年春,苏州有个代表团到香港举办食品展览,地点在裕华国货公司四楼。  我让彭燕燕打个电话问邓丽君想不想去看看?邓丽君一口答应。翌日,我们陪她到了裕华,服务员端来了几盘苏州糕点。邓丽君显得很开心,吃了不少。离开时,裕华的余老板给每人送了一斤茶叶、一份糕点。我把我的那一份转送给邓丽君,她毫不客气地收了下来。在走向电梯时,她忽然回过头,又到几位糕点师傅跟前握手致谢。我注意到这个细节,这表现了邓丽君的礼貌与素养,也显示了她对普通劳动人民的尊重。  当天晚上,邓丽君打来电话,说她想请苏州客人吃饭,要我替她约定个时间。我因为忙于其他工作,便请彭燕燕代为安排。这次邓丽君设宴在天香楼,是一家菜价很贵的酒楼。她对客人非常热情,并宣布说:“我现在打算在苏州买套房子,将来我要住在那里,每天喝龙井茶,吃你们的糕点,该有多好!”  内地的改革开放,给邓丽君带来了新的希望。她几乎凌乱地给自己编织了许多的梦:驻足长城,憩息水乡,仰望故乡明月,倾听西部天籁,当然更多的是在亿万歌迷的掌声中,再现风采,再铸辉煌。她的梦并非太虚幻境,而可能是当时最正确的选择。只是由于有一个无形的网笼罩着她,她始终无法冲破。  P199  1990年,邓丽君在巴黎塞纳河左岸拍摄了一组照片。照片中的她戴着大耳环,穿着黑色的衣服,短头发,这是她最辉煌的时期。这些照片据称为爱好摄影的保罗所摄。  河对岸露出尖顶的教堂即是巴黎圣母院。邓丽君时常去这个地方小坐,她也非常喜欢作家雨果撰写的书。  巴黎圣母院(Notre…Dame)坐落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中的西岱岛上,始建于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苏利决定兴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才全部建成,历时180多年。  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教堂,之所以闻名于世,主要因为它是欧洲建筑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教堂内部极为朴素,几乎没有什么装饰。大厅可容纳9000人,其中1500人可坐在讲台上。厅内的大管风琴也很有名,共有6000根音管,音色浑厚响亮,特别适合奏圣歌和悲壮的乐曲。曾经有许多重大的典礼在这里举行,例如宣读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赞美诗,又如197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将军的葬礼等。  巴黎圣母院是一座石头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被誉为一首由巨大的石头组成的交响乐。虽然这是一幢宗教建筑,但它闪烁着法国智慧。  居的地址:佳美道18号,这里就是邓丽君香港赤柱别墅的地点。  P216  这是邓丽君在香港的故居。坐落在赤柱半岛的一个小山坡上,别墅背山面海,幽静非常。粉绿色的墙身,粉红色的院门,白色的围墙,颜色明快简单,富有童真之率性与真诚。邓丽君于1988年以700万港币买下了这栋别墅之后,在巴黎和香港之间,断断续续地住到了她1995年去世为止。这栋别墅现在由“邓丽君文教基金会”持有,基金会将别墅内部改装为纪念馆,供邓丽君的歌迷参观。  邓丽君这栋别墅位于香港赤柱佳美道18号,占地7150平方尺,是一栋有英国殖民地色彩的两层(连带花园及车房)大住宅。根据资料,该别墅实用面积为2623平方尺。但根据城市规划,该楼房重建后,面积可达5300平方尺。据说,该别墅地基比率为0。75,具有重建价值,估价约为3800万港币。


第七部分:人间正道沧桑:何日君再来人间正道沧桑:何日君再来(1)…(图)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李后主  邓丽君走了,她的故事是一个时代的背影,一个是从贫穷到富裕时代的台湾,一个是由政治禁忌到渐次开放的大陆,邓丽君,歌声之外的故事多于歌声本身,而对于歌迷来说,她的精神意蕴尤深。  那是从夜晚的电台里偷偷飘荡而来的歌声,那柔软、沉醉,或喜或忧的浅吟低唱,有别于白日里阳刚正气、大义凛然的样板戏,邓丽君的歌,给了多少人无穷的暗藏的欢喜,多少人的青春在这些歌声里放开了情怀。  生前是个传奇,死后平添悲剧,去世的1995年,立刻传出她曾作为台湾当局情治部分的间谍的传言,纷纷扰扰,秘密中还夹套着秘密,让人难辨难分。然而我们不用计较这些,这本身就是那个疯狂对峙的时代令她做了的牺牲,这个悲剧,是个广大的悲剧,藏着时代的底色,罢了!“停唱阳关叠,重擎白玉杯……来来来,干了这杯再说吧。”  值得回味的是,去世当年,在北京的摇滚界即为纪念邓丽君而制作了一张《告别的摇滚》,其中有郑钧、唐朝、轮回、黑豹等摇滚歌手或乐队翻唱她的《甜蜜蜜》《路边的野花不要采》《船歌》《独上西楼》《酒醉的探戈》等等,细细打量这些翻唱者的年龄和这些翻唱的曲目,这张专辑几乎可以看做大陆一代人对邓丽君的盖棺定论。她的歌声,哦,不是,她的”靡靡之音”,曾是那个贫乏无聊时代的精神食粮,那是一个没有娱乐精神的年代,那是一个人们的言谈议论整齐划一的年代,而邓丽君的歌,就是对人心禁锢的一次解放。是中国一代人心灵史中温柔的部分。  这种感觉,对于现今的年轻一代人,又有多少人能够理解?这是一个娱乐大众的时代,我们不缺乏享受娱乐的自由。但我们不能就此别过,抛弃这些过去的历史,就像我们不能忘记自己的生日和来历一样。在现在看起来恍如传奇的事情,对当年身临其境的人来说却是苦涩难言的,邓丽君的歌声是那时人们心灵的安慰。  邓丽君的歌,无数歌手都有翻唱,她的意义,并不仅仅表现在传奇的一生之中,她更是开创了一个生活娱乐化的时代。她由黄梅调、台湾民谣唱起,逐渐引导了通俗音乐的走向,使音乐更流行而且大众;她用古典点染了现代,又用现代诠释着古典,胸中柔肠,唱出了多少“千里共婵娟”的意境;她赶场于各大歌厅,巡回演唱于世界各地,让音乐的魅力更加深入人心,使人们的生活也因音乐而变得多彩,并更具有了娱乐的趣味,她走在了娱乐化精神兴起的前列,被认为是华语歌坛十大精神偶像之首。  她其实只是一个普通中国人家的女儿,所以有那么多让我们感觉亲切的美德:  她爱读书,她不浅薄,文字里的情绪柔如流水;  她亲切温和,歌声轻柔如羽,如微波细浪,沁人心脾;  她含蓄而独立,并不为婚姻而丢弃自己的梦想;  她有一副天赋的嗓音,有勤奋谦恭的品德,有以中国人为荣耀的自强,也有双自由的翅膀。  邓丽君一张沙龙照,衣服上、手上、额头上、脖子上,好几个圈圈。    邓丽君在丽风唱片公司发行歌碟的宣传照,单纯而清秀。    邓丽君的歌被认为没有一首歌不好听,而她演唱的那些歌曲很大一部分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