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野战事珍闻全记录-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方后方,连炊事员都出动了。这一天晚上的双堆集热闹极了。战士们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里,纵横交错,左右穿梭,如疯似狂,欢呼胜利。方圆十几里的大地沸腾了起来。有的人押着一群群的俘虏;有的人扛着一捆捆的武器;有的人欢呼、奔跑、吼叫;有的人对空打信号弹。一时间,各种颜色的信号弹布满空中,犹如放礼花一般。战场上到处都是敌人留下的车辆武器,到处都看得见美式榴弹炮、野炮、化学炮,以及其他数不清的枪、炮、弹药。    
    战士们有的开汽车,有的推坦克,有的拖大炮,有的收拾武器,有的运送敌人的伤兵。那些装着胜利品的汽车到处驱驰,射出耀眼的白光,如同百条探照灯光,交叉辐射,把方圆数十里照得如同白昼。    
    双堆集响彻着马达的声音,战士们欢呼的声音,驴马嘶鸣的声音……    
    敌人的飞机大概被这壮丽的场面吓昏了,拖着微弱的光亮,无声无息地在夜空中盘旋。    
    “图画凌烟阁”    
    双堆集围歼战进行到最后,黄维和胡琏双双走出掩体,互相意味深长地看了一跟,登上各自的坦克。    
    坐在坦克里,黄维不觉有了一种安全感。他摸了摸口袋里的一个瓶子,那里面有几十片安眠药。他觉得鼻子有些发酸,眼里怎么会涌出泪花?他不能让泪珠流出来。他抬起头。坦克的盖子还没盖上,头顶上只剩下一个圆圆的天。    
    天上,又响起那可怕的声音:“黄维将军,现在你们已经无路可走,赶快投降吧!”    
    “走!”黄维大吼一声。    
    开道的坦克出发了。黄维的坦克紧紧跟上,后面是胡琏。    
    坦克在摇晃,天空在摇晃,那个声音肯定也在摇晃,外界的一切他已无法听清,可他觉得那声音比刚才更响。他直起身子,猛地将盖子关上。    
    他选择的是西南方向,但他已辨不清方向。    
    披着落霞,两辆坦克在田野上急驰。    
    前面出现了一个三岔路口,驾驶员有些犹豫想让黄维选择。    
    历史曾给了机会给黄维。25年前,满腔救国救民之心的黄维与同乡方志敏在南昌旅舍巧会,两人结伴而行,同考黄埔,两人都同榜高中,然而方志敏却送走黄维,留在了上海。后来,黄维率部血洗江西红区,得知方志敏被捕就义,心中也曾一阵慨叹,认为方志敏的选择错误,误了自己不世之才。在黄维的黄埔一期同学中,还有一个他佩服的,叫陈赓,想不到昔日同窗,今日敌手,他的兵团竟毁在陈赓手下。也许陈赓也在慨叹黄维的选择错误。可惜了青春时的一腔抱负和一生所学。    
    轰隆隆加足马力,坦克冲上了往西南方向去的道路。浓雾中胡琏的坦克一闪,沿东西南方的道路急驰而去。    
    两辆坦克,两员战将,在这个岔路口分道扬镳。    
    决定突围的时候,杨伯涛还沉得住气。有胡琏在,而且他的18军和胡琏一起突围,他便觉得有所依靠。杨伯涛对胡琏的依赖、崇拜不仅因为胡琏果敢善战,更主要的是他对胡琏怀有某种特殊感情。抗战结束后,国民党的多数将领发了接收财,可杨伯涛依然故我。胡琏得知杨妻还在汉口租住别人房子生活后,特令军需官到长沙为杨伯涛买了一栋私房,并派人将杨妻接到长沙。    
    妻子来信告知,杨伯涛感然泪下。从此,杨伯涛一直追随胡琏,甘心为他效命。    
    这回可是杨伯涛一厢情愿了。胡琏和黄维乘战车突围时,根本没想到通知他杨伯涛。杨伯涛闻讯大惊,急忙和师长尹钟岳督队冲杀,试图钻隙挤缝混出包围圈。但是,解放军的包围太严密了,先头突围的部队一一折转回来,“缴枪不杀”的吼声响彻四野,杨伯涛举目四顾,一片茫然。他绝望地向一条清亮的小河走去。然而,小河却不愿收留他。他走到河心,水才没到胸部。他从死亡门前悠悠走过,来到彼岸,徒然冷得受不住。他伸手掏枪,枪不知到哪里去了,手也僵了。他无比懊丧地看着水中自己的倒影,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杨伯涛呀杨伯涛……”    
    解放军将他带走了。从他的呢军装、红皮鞋和口袋里的两支钢笔就可以断定,此人值得一抓。    
    在押解杨伯涛的路上,路过一座木桥,杨伯涛乘人不备猛地跳下去,心想这回可以尽忠了。谁知这枯水季节河浅得根本淹不死人,反弄得他一身污泥,徒增几分狼狈。“唉!”杨伯涛眼里涌出了泪花。    
    华野十三纵政委廖海光听说他想投河自杀,笑着说:“你杨伯涛这是干什么嘛?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当了共产党的俘虏,这是你新生的开始嘛!”    
    杨伯涛报以苦笑。    
    在收容所里,杨伯涛见到了10军军长覃道善。他不觉又来了气,冲覃道善嚷嚷:“说好了统一行动的,他们怎么先跑了?”    
    覃道善一笑:“夜里天黑,坦克怎么行动?他们还不是想在天黑之前突出去。”    
    “出得去吗?”杨伯涛还有些关心,特别是对胡琏。    
    “天晓得!”覃道善又是一笑,“85军吴绍周听说也没跑掉。14军也完了。”    
    “全完了!”杨伯涛叹气的声音也像下命令一样响亮。


第三部分:淮海大决战 中原逐鹿总结局12万精兵顿作鸟兽散(6)

    东集团的攻势太猛,没等到14军决定突围,陈赓就指挥四纵、9纵掩杀过来。    
    14军阵地迅速土崩瓦解。14军少将参谋长梁岱第二次被俘。在往后方押解的路上,梁岱碰上了一个骑着高头大马的人。    
    “你们是哪个部队的?”那人高声问。    
    “14军的。”    
    “你是什么人?”    
    “参谋长梁岱。”    
    “你们军长呢。”    
    “死了。”梁岱心里一阵沉重。    
    “尸体在哪里?”    
    梁岱比划着大概位置。    
    “等会儿。”陈赓说,“我派个人跟你去,一定要把尸体找出来好好埋葬,立个碑,以便他家里的人查找。”    
    梁岱心里突然一热,眼泪都快出来了。    
    梁岱问身边的解放军:“那人是谁?”    
    “陈司令。”    
    “哪个陈司令?”    
    “陈赓!”    
    梁岱呆住了,缓缓地回过身向陈赓望去。    
    陈赓知道熊绶春是黄埔三期的,也知道他那段苦战滇缅、曾率103师血战松山,夺下日军一个个据点,打开滇缅大门的历史。他觉得熊绶春毕竟还是个人物。    
    于是,南坪集附近,浍河之滨一墓前上面写道:    
    “第十四军军长熊绶春之墓。”    
    胡琏和黄维分乘两辆坦克,从这硝烟炮火枪林弹雨杀声吼叫的战场悄然遁去。    
    他们在一个岔路口分手,相约在蚌埠之南或是滁县会合。谁知此一别离,两人再无相逢之日。胡琏打开炮塔进车时,背部中了流弹,同行的战车连连长甘义三、副连长周名琴为他草草包扎了伤口,便勿匆上路,直奔宿荣公路,迅速脱离战场。胡琏余惊甫定,突然发现前面有一支民兵队伍迎面开来,心跳再度加剧。谁知过路的民兵以为是自家坦克,竟两边分开,让这铁家伙从中央穿过。胡琏见此情景,催促道:“此处共军还不晓得战场真实情况,大胆开!”于是坦克呼啸而过。民兵们被坦克卷起的灰尘呛得喘不过气,直抱怨开坦克的伙计太骄傲。    
    胡琏不敢再走公路了,命驾驶员从田野取捷径,经会流集直奔蚌埠地区。驾驶员怕迷失方向,有些犹豫。胡琏说:“我以星斗判断方向,你开好了。”    
    胡琏从炮塔伸出半截身子,指挥坦克越野前进。会流集地区的解放军没有麻痹,他们看这坦克远离战场,想必是逃敌,一阵手榴弹枪炮打得坦克钢花飞迸,胡琏跌进车里,背部血肉模糊。只因解放军没有反坦克炮,才使胡琏保全了性命。    
    后来,坦克油料耗尽,驾驶员抬着重伤的胡琏,行行止止,好不容易渡过涡河,找到一辆牛车,扶胡琏躺下,吱吱呀呀地向蚌埠慢吞吞地走去。胡琏侥幸逃脱。    
    胡琏从天上降下来,从地面逃回,虽然名噪一时,到底无补于大局,丢下了10余万将士,带回去的只是一副重创的身体(据说医生从胡琏后背取出了32块弹片)。蒋纬国在撤离徐蚌前线时,说了一番颇有见地的话:“我们尽人力以听天命。这样的大战关系国家存亡,绝非少数人勇敢牺牲即能挽回战局的。”    
    黄维的坦克没开多远,发动机就坏了。他突然发起急来,身上着了火一般燥热。他推开盖子,想爬出坦克喘口气,吹吹风。可是,令他万分沮丧的事情发生了,解放军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他急忙伸手去摸口袋里装安眠药的瓶子,可怎么也摸不到。等摸出来了,为时已晚,一个五大三粗的解放军战士不要命似地扑上来,抓住了他的双腕。黄维混在俘虏里,被解放军收容。在填写被俘人员登记表时,他企图蒙混过关,在表上随便写道:方正馨,江西弋阳人,14军上尉司书。    
    从他的衣着举止中,解放军早就发现破绽,于是有意问道:    
    “入伍前干什么?”“我民国十七年就当小学教员。”    
    “还干过什么?”“我当了六年小学教员,一年科员,以后就入伍了。”    
    “你表上不是填今年十月才入伍吗?”“我糊涂,我糊涂……”    
    “上尉司书一个月多少钱?”“七十多元。”    
    “到底七十几元?”“你看我真糊涂,看……姓名职务不符,甘愿挨枪毙。”    
    经过12兵团其他俘虏辨认,黄维最终只好承认自己的身份。在被俘人员登记表上重新填写:黄维,陆军中将,43岁,江西贵溪人。    
    但他仍是那样的孤傲、骄横、冥顽不化。他的黄埔同学、中原野战军联络部部长杨松育动员12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