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家故宫史料-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批:知道了。
  
  二百三十三、苏州织造李煦奏巡盐任内补欠已完听部拨解摺
  康熙五十六年七月十三日
  奴才李煦跪奏:
  窃江宁、苏州织造衙门亏项,蒙万岁天恩,著前盐臣李陈常代补。除补过五十四万二千两外,仍有二十八万八千两零未完,奉旨令接任御史代补在案。
  上年奴才又蒙特旨巡视盐课,是既赦从前亏空钱粮之重罪,又复赏巡视盐课之殊荣。恩颁望外,感激无地。奴才谨遵照二十八万八千两零之数,目下已经全完,听候部文拨解。除另疏题明外,理合缮摺奏闻。而我万岁天高地厚之弘恩,奴才无可报效,唯祝圣寿无疆,以稍尽犬马之下忱也。
  再,奴才今年任内补欠已完,而将来巡盐御史无欠可补,其差内馀银应行解部,合并声明。奴才临奏不胜惭感悚惕之至。
  朱批:知道了,好。
  '宫中.李煦奏摺'
  
  二百三十四、曹(兆页)奏请圣安并报雨水粮价摺附单一件
  康熙五十六年七月二十日
  江宁织造.主事奴才曹(兆页)跪奏:恭请万岁圣安。江南目下米价又减,每石八钱二、三分至九钱三、四分不等;将来新米上市,更可望贱。百姓安乐,太平无事。所有御赐稻种,奴才遵奉谕旨,将旧年种收之稻,凡有求种者,俱各为分给,从此收获既多,播种自可益广。皆蒙圣主惠爱元元至意,于民生大有裨益,诚古来未有之恩泽也。今据各乡民呈报头次稻样前来,理合开具花名、田亩、收成、分数,一并恭呈御览。二次稻亦俱于立秋前种插,日下禾苗约高二尺,谨具摺奏闻,伏乞圣鉴。
  朱批:朕安。览奏摺米价大贱,深慰朕怀。知道了。
  附单:御赐稻领种花名收成数
  上元县士民:
  安谦等共种田二十二亩,每亩收稻三石二斗。
  李玉卿等共种田二十亩,每亩收稻三石二斗。
  常起之等共种田二十亩,每亩收稻三石一斗。
  孙起凤等共种由十六亩,每亩收稻三万一斗。
  骆良能等共种田十六亩,每亩收稻三石二斗。
  史君茂等共种由十五亩,每亩收稻二石九斗。
  高灿等共种田十五亩,每亩收稻三石一斗。
  刘允吉等共种田十五亩,每亩收稻二石七斗。
  朱名臣等共种田十三亩,每亩收稻二石九斗。
  何士彬等共种田十亩,每亩收稻三石一斗。
  孙祥等共种田十二亩,每亩收稻二石八斗。
  程连元等共种田十二亩,每亩收稻二石九斗。
  刘质先等共种田十亩,每亩收稻二石九斗。
  陈永生等共种田十亩,每亩收稻三石一斗。
  谭锡公等共种田八亩,每亩收稻三石二斗。
  侯德昭等共种田六亩,每省收稻二石八斗。
  武彝先等共种田八亩,每亩收稻二石七斗。
  吕思坦等共种田六亩,每亩收稻二石八斗。
  江宁县士民
  吴永福等共种田二十五亩,每亩收稻三石二斗。
  顾师臣等共种田二十亩,每亩收稻三石二斗。
  李泽时等共种田二十亩,每亩收稻三石一斗。
  白尚文等共种田二十亩,每亩收稻二石九斗。
  蔡士祯等共种田十八亩,每亩收稻二石九斗。
  郑芝灿等共种田十六亩,每亩收稻三石一斗。
  郭长桢等共种田十五亩,每亩收稻二石九斗。
  蒋旭等共种田十四亩,每亩收稻三石二斗。
  李继丰等共种田十四亩,每亩收稻二石九斗。
  刘起隆等共种田十三亩,每亩收稻二石八斗。
  魏合章等共种田十二亩,每亩收稻二石八斗。
  李长澍等共种田十二亩,每亩收稻三石二斗。
  顾遵等共种田十亩,每亩收稻二石七斗。
  孙成宜等共种田十亩,每亩收稻二石九斗。
  程谦吉等共种田十亩,每亩收稻二石九斗。
  董廷谟等共种田八亩,每亩收稻二石八斗。
  毕士禧等共种田八亩,每亩收稻二石七斗。
  欧景文等共种田七亩,每亩收稻三石一斗。
  王泰等共种田六亩,每亩收稻三石一斗。
  高彩等共种田六亩,每亩收稻二石七斗。
  含山县民:
  李君宠等共种田二十亩,每亩收稻二石七斗。
  张祥等共种田二十亩,每亩收稻二石七斗。
  陈国瑞等共种田十六亩,每亩收稻二石六斗。
  李长寿等共种田十二亩,每亩收稻二石七斗。
  杨清等共种田十亩,每亩收稻二石六斗。
  戴茂等共种田十亩,每亩收稻三石六斗。
  王君彩等共种田十亩,每亩收稻二石七斗。
  芜湖县民:
  冯君美等共种田二十四亩,每亩收稻二石六斗。
  王宾来等共种田十八亩,每亩收稻二石六斗。
  张国琪等共种田十亩,每亩收稻二石五斗。
  头次稻于六月二十八、九日收割,二次稻于七月初一、二日插秧.
  
  二百三十五、曹(兆页)奏请圣安并报雨水粮价摺
  康熙五十六年八月初一日
  江宁织造.主事奴才曹(兆页)跪奏:恭请万岁圣安。江南太平无事。目下早稻渐次登收,晚稻俱大好,自是十分丰足之岁。米价有至七钱四、五分一石者,百姓可以鼓腹,安乐丰年。谨将七月分晴雨录,恭呈御览,伏乞圣鉴。
  朱批:朕安。自四十六年南巡以后,从未闻米价至七钱,今阅此摺,深慰朕怀。
  
  二百三十六、曹(兆页)奏请圣安并报雨水粮价摺
  康熙五十六年九月初一日
  江宁织造.主事奴才曹(兆页)跪奏:恭请万岁圣安。江南目下米价巳贱,每石七钱至八钱四、五分不等。百姓安乐,太平无事。谨将八月分晴雨录,恭呈御览,伏乞圣鉴。
  朱批:朕安。所奏知道了。
  
  二百三十七、苏州织造李煦奏催齐商人应得馀银交曹(兆页)补亏摺
  康熙五十六年九月初九日
  奴才李煦跪奏:
  窃曹寅於壬辰一纲,有应得商人馀银十一万两,因江宁织造衙门有亏空钱粮,遂留此十一万两未向商人取去,以抵亏空内之数,会经题明在案。今年奴才遵旨清补积欠,已将此十一万两向商人催齐,於九月初六日解交曹(兆页),以补织造衙门亏项。除具疏题报外,谨缮摺奏闻。
  再,奴才今年盐差有应得经费银,约一万二千两。上年十一月具摺,请将经费项内分给曹(兆页),以为当差使用,业蒙俞允。今奴才於九月初六日将经费银五千两面交曹(兆页)讫,理合一并奏闻,伏乞圣鉴。
  朱批:知道了。
  '宫中.李煦奏摺'
  
  二百三十八、上谕曹寅李煦清还历年积欠著交部议叙
  康熙五十六年十月十九日
  上驻跸汤泉。巳时,上御行官。(中略)
  大学士马齐等以摺本请旨。
  覆请户部议覆李煦所奏江宁、苏州织造衙门所欠银两,今已照数全还,此後商人但交正项钱粮及织造所用额银,并无欠项等因,将还完银两,候部拨充军饷,每年应交银两,严行运使,令其全交一疏。
  上日;钱粮全完官员,有无议叙之例?曹寅'注'、李煦将历年积欠俱已清还,著交部查全完钱粮官员议叙之例具奏。
  '注'原文如此。
  '内阁.起居注册'
  
  二百三十九、内务府奏请将人参交曹(兆页)李煦孙文成售卖摺
  康熙五十七年正月初三日
  总管内务府奏奏:为请旨事。
  案据康熙五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为前事具奏事。是月十九日,奏事六品官双全等,交出郎中尚志杰所奏售卖人参、貂皮价格之汉文摺,传旨:著将此交与十二阿哥,查其真假。钦此钦遵。经将商人于廷全、吴谦、张有禄、王万全等传来询问,据称:我等因须先向广储司交银,始能领取人参、貂皮;而由於缺少本银,尚须借银交款,又因在京售卖,一时恐不能完结,而运往外省售卖,又需盘缠运费,因此不能再增价钱等语具奏。奉旨:此项貂皮、人参,若运往南省售卖,有无利益,著问曹(兆页)具奏。钦此钦遵。当经询问曹(兆页),据称:韶皮现已过时,因南省地方潮湿,不易收藏。若人参送到南省,购买者多,确是有利。惟钱粮事关重要,我若独自承办,深恐不能胜任,拟请派苏州织造李煦,与我共同办理等语。
  既然如此,除将所售貂皮一万五千张,交与尚志杰,依照现在商人所给价格出售外,请将连同芦须之人参一千零二十四斤十两五钱,交与曹(兆页)、李煦、孙文成运往南省售卖。售得之银,若由彼处雇工送交内库,又须耗费工钱,请即交与江南藩库,并著曹(兆页)等将交付藩库银两数目,明白奏闻;该布政司亦应将实收银数,呈报户部;户部据报,按照曹(兆页)等交付藩库之银两数目,送交内库。惟官参运往南省,难免有乘机夹运私参情事,应由臣等将运去之参,亲自监视秤量,装箱加封,由部领凭交付曹(兆页)发出,到南省後,著李煦与孙文成共同监视开箱,此次出售後,若确实有利,此後应售之参,请亦照此交付曹(兆页)、李煦、孙文成售卖。为此,谨奏请旨。等因缮摺。
  署理内务总管事务.固山贝子胤(衤(〃淘〃去〃氵〃)),署理内务府总管事务.郎中海章、董殿邦,交与奏事六品官双全、奏事张文彬、编修齐(左〃口〃右上〃爪〃右下〃寸〃)伦转奏。
  奉旨:依议。钦此。
  '译自内务府满丈奏销档'
  
  二百四十、曹(兆页)奏请圣安并报雨水粮价摺
  康熙五十七年五月十三日
  奴才曹(兆页)跪奏:恭请万岁圣安。江南太平无事。二麦俱已收割全完,有九分、十分不等。早稻俱现在插秧,秧田有水,将来秋成有望。目下米价每石八钱至九钱不等,百姓安乐。所有三月、四月分晴雨录,恭呈御览。伏乞圣鉴。
  朱批:朕安。奏摺知道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