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有的全部财产都卖掉用来还债。
那仆人跪下痛哭流涕地恳求说:“主啊,宽容我一个期限吧,我会还清的。
‘国王动了慈心,把他释放了,并且免去了他的债。那仆人出来遇见一个欠他10
两银子的同伴,就揪住他,掐住他的喉咙,说:”赶快把欠我的钱还给我!’
那同伴央求他说:“宽容我几天吧,我一定还给你!‘他却一天也不宽容,
反而把那同伴送去关在监狱里,直到他还清了债。其他仆人知道了这件事,都非
常气愤,便向国王报告了这一切。国王大怒,差人把那个仆人叫了来,对他说:”
你这个可恶的奴才!你欠我1000两银子无法偿还,你求我,我就把你欠的债全都
免了。你的同伴只欠你十两银子,难道你不应该像我可怜你那样宽容他吗!’于
是,国王下令送他去服刑,直到他把债务全部还清。我告诉你们,如果你们不宽
恕你们的弟兄,上帝也要这样对待你们了。“(《马太福音》十八23~35)
这里所讲的宽恕更多地是指对别人的缺点、错误、罪过要采取宽容谅解的态
度。
税吏马太蒙召跟从了耶稣以后,在家里摆设宴席招待耶稣及其门徒,马太的
许多当税吏的朋友也来参加宴席。法利赛人和经学家看见了这件事,就对耶稣的
门徒说:“你们的老师为什么和税吏、罪人一起吃饭呢!”
耶稣知道了,就回答说:“我来本不是召唤义人悔改,而是为了召唤罪人悔
改。因为健康的人不需要医生,有病的人才需要医生。难道医生应该远离他的病
人吗?先知何西阿曾经传达上帝的声音说:”我喜爱怜悯,不喜爱祭祀。‘你们
好好地想想这句话的意思吧。“(《马太福音》九9 ~13)
当时,法利赛人和经学家们都认为税吏和一切不懂得或不严守《律法》及传
统礼仪的人都是不可宽恕的罪人。耶稣却认为这些人不是真正的罪人,不应该嫌
弃他们;退一步讲,即使他们是真正的罪人,也不应该对他们采取放弃的态度,
而应该积极地接近他们,关心他们,召唤他们悔改,这样才能彰显上帝的慈爱。
有一次,一个名叫西门的法利赛人请耶稣吃饭,耶稣高兴地去了。按照犹太
人当时的习俗,客人一到,主人要同他亲嘴表示亲热,还要吩咐仆人打水给客人
洗脚以表示尊敬。但是,耶稣来到以后,西门竟不与他亲嘴,也不给他洗脚,这
分明是一种故意的冷落。耶稣心里明白,但也不说破。正吃饭的时候,从外面走
进来一个女人(犹太人家的门是开着的,外人也可以随便进来)。这女人是本城
有名的荡妇,是法利赛人最看不起的“罪人”。她听过耶稣的教诲,决心痛改前
非重新做人。这一天,她听说耶稣在西门家里做客,就去买了一瓶极其贵重的香
膏来到西门家里,站在耶稣背后,挨着他的脚轻声哭泣,眼泪湿了耶稣的脚,就
俯下身去用自己的头发擦干,又连连亲他的脚,然后打开玉瓶把香膏涂在耶稣的
脚上。西门见了很是生气,但又不便发作,他想,如果耶稣真是一位先知,他肯
定会知道这个女人是个令人看不起的罪人,看他怎样来处理这件事。耶稣并不是
不知道这个女人过去的行为;但被她的痛悔的心情感动了,本想对她说几句安慰
的话,但看见西门等法利赛人脸上那种鄙夷的神情,就不再作声。大家都默默地
看着那女人。这是一场无声的较量,是两种价值观的较量。突然,耶稣对西门说
:“西门,我想问你一个问题。”
“先生,请讲。”西门说。
“有一个债主,他有两个债户,一个欠他50两银子,一个欠他500 两银子。
因为他们都无力偿还,债主大发慈悲,免了他们的债。你认为这两个债户哪一个
更爱这位债主呢?”耶稣说。
“我想应该是欠债多的那一个。”西门想了一下,回答说。
“好,你说得对。”耶稣说着,转过身对着那女人,却仍然对西门说:“西
门,你看见这女人做了什么吗?我作为你请来的客人,进了你的家,你没有给我
水洗脚,但这女人用眼泪给我洗脚,又用头发擦干;你没有与我亲嘴,但这女人
却连连亲我的脚;你没有用油抹我的头,但这女人却用香膏抹我的脚。所以我告
诉你,这女人犯了许多罪,但她的爱多,罪都赦免了;而那些爱少的人,得的赦
免也少。”接着,耶稣对那女人说:“你的信心救了你,你的罪赦免了,平平安
安地回去吧!”(《路加福音》七36~50)
耶稣认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难免有软弱跌倒的时候,更何况
还有亚当遗留给人们的“原罪”呢。他的神圣使命正是挽救这些罪人。
所以,他曾经不厌其烦地再三用寻找迷失的羊作比喻来阐述这个道理。
他说:“有一个人,他有100 只羊,如果丢失了一只,他难道不把这九十九
只留下来,自己到山里去寻找那只迷失的小羊吗?若是找到了,就为这一只羊高
兴,比为那没有迷失的99只还高兴呢!你们在天上的父也是这样不愿意失去你们
这些小弟兄中的一个。”(《马太福音》十八12~14;《路加福音》十五3 ~7 )
为了阐述这个道理,耶稣还讲过一个浪子回头的比喻(见本书第80~81页)。
耶稣认为宽恕可以产生忍耐,忍耐可以产生爱心。他说:不要“以眼还眼,
以牙还牙”,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有人
要拿你的内衣,连外衣也由他拿去。(《马太福音》五38~40)
耶稣又进一步指出,只有这种消极的忍耐是不够的,还应该积极地去“爱你
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人祷告。因为上帝使太阳照好人也照坏人,降雨给义
人也给不义的人。如果单爱那些爱你们的人,那和一般人有什么不同呢,有什么
值得褒奖的呢。如果能够做到爱仇敌,才可以做一个完全的人。”
(《马太福音》五43~48)为此,耶稣用撒玛利亚人作例子讲了一个比喻,
因为从公元前6 世纪末开始,犹太人就认为撒玛利亚人在血统和宗教上不是纯粹
的以色列人,从而拒绝承认他们是自己的同胞,双方的隔阂与成见越来越深,甚
至互相把对方当做仇敌。
耶稣说:“有一个犹太人从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半路上遇见了强盗。
强盗抢走他的财物,剥去他的衣服,把他打个半死,丢下他走了。那个犹太
人躺在路边盼望能有过路的人来救他。正好有一个祭司从那里路过,那个犹太人
赶紧向他求救,但那祭司却无动于衷地绕过他去走了。过了不久,又来了一个利
未人,看见了他并听见了他的哀求,但也照样从旁边走过去了。又过了不久,一
个撒玛利亚人骑着驴远远地走过来。那犹太人挣扎着抬起头来看见来的是个撒玛
利亚人,不禁大失所望。他想,祭司和利未人都是自己的同胞,又是上帝的仆人,
都没有帮助他,这个撒玛利亚人是犹太人的仇敌,更不能指望他的帮助了。于是,
他失望地躺在那里,连呻吟的力气都没有了。
那个撒玛利亚人走过来,看见了这个被打得遍体鳞伤的犹太人,就动了恻隐
之心,下了驴,用酒洗净他的伤口,然后涂上油,包扎起来,扶他骑上自己的驴
子,带他来到一家客店里住下;第二天,他拿出些银钱来交给店主人说:我有事
情要离开这里,请你帮我照顾这个朋友,钱如果不够,过几天我回来一定还给你。
“
耶稣讲完了这个比喻,接着又对听众说:“你们说这个撒玛利亚人做得对吗?
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的义若不胜
过经学家和法利赛人的义,必不能进天国。“(《路加福音》十30~35;《
马太福音》五20)
耶稣认为“爱仇敌”虽然可以说是做到了“爱人如己”,但是“爱人如己”
是《旧约》的最高标准,还不能充分体现上帝至爱的最高层次;上帝至爱的最高
表现应该是“舍己爱人”。为此,耶稣阐述说:“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
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三16~17)
“我是好牧人,好牧人为羊舍命。若是雇工,不是牧人,羊不是他自己的,
他看见狼来就撇下羊逃走;狼抓住羊,赶散了羊群。雇工逃走,因他是雇工,并
不顾念羊。我是好牧人,我认识我的羊,我的羊也认识我,正如父认识我,我也
认识父一样,并且我为羊舍命。”(《约翰福音》十11~15)
“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
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
(《约翰福音》十三34~35)
这样,耶稣把犹太教《圣经》(即《旧约》)的“爱人如己”的这个人际关
系的最高准则发展成为“舍己爱人”,为一个新的宗教(即后来的基督教)奠定
了思想基础。
我们可以把耶稣宣讲的天国中的人际关系的标准列成下列公式:自我完善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宽恕——忍耐——爱弟兄——爱仇敌——爱人如己
——舍己爱人可见,耶稣宣讲的天国是一个只有爱没有恨的社会,因而是一个没
有剥削、没有穷困、没有不公、没有痛苦的社会,是一个没有纷争、没有侵略、
没有压迫、没有战争的永久和平的社会,正如先知弥迦描绘的那样:“他们要将
刀打成犁头,把枪打成镰刀。这国不举刀攻击那国,他们也不再学习战争。人人
都坐在自己的葡萄树下和无花果树下,无人惊吓。这是万军之耶和华亲口说的。”
(《弥迦书》四3 ~4 )
7 天国要求人们言行一致凡称呼我“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惟独遵行
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