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的世界上的一个孤岛”。总统说,对于他,对于绝大多数美国人来说,那是一场噩梦,“是丧失自由的人民的绝望噩梦,是身陷囹圄、戴着手铐、食不果腹,每天靠那些傲慢冷酷的外国主子从铁窗外丢进来的食物度日的人民的噩梦。”
接着,罗斯福叙述了他为劝使意大利保持和平而亲自与墨索里尼进行的谈判,以及这些谈判的失败。他以如下尖锐的话来表达他对这种行为的震惊:“就在1940年6月的第十天里,抓在手里的匕首扎进了邻居的背部。”最后,罗斯福说出了最近几天以来在头脑里酝酿形成的意图:“我们要给反对暴力的人们提供我们这个国家的物质资源。”他以宣布自己的最高信念来结束讲演:“今天,我们这个国家对自由的热爱仍然是炽烈而坚定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午夜在海军部作战室同一伙军官收听了总统的讲话,他对罗斯福说,人们对这篇讲话感到非常满意。
6月22日,法国投降,希特勒用六个星期的时间完成了德皇四年都没有完成的任务。为了满足“元首”胜利后报复的狂欲,他命令投降仪式在1918年德国战败签订停战协定的同一节火车车厢里举行。德军开进巴黎三天之后,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哈罗德·R·斯塔克上将前往国会山,要求为建立一支在“两个大洋”作战的海军拨款40亿美元。根据他的这项要求,海军的规模将扩大70%,即增加257艘军舰,其中包括几艘战列舰和27艘“埃塞克斯”的航空母舰。但是,建造这些军舰需要时间——正如斯塔克将军说的,“金钱买不回昨天”。罗斯福决心秣马厉兵,加快战备步伐。
面对着风云骤变的国际形势,罗斯福思绪万千,为了美国的前途,为了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为了战胜国内强大的孤立主义和和平主义的逆流,他决定打破常规,争取连任总统。
第四部分 孤立主义第27节 荣获三连任(1)
罗斯福决定竞选连任总统的主意传出后,在民主党内外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多数人支持,少数人反对。
为防止在连任三届时的争论影响提名,罗斯福的支持者们打算指定他为总统候选人,而不采取点名投票的方式。但是,这种方法有一些问题:一来违反常规,在美国,自华盛顿以来,总统不得连任三届已成了不成文的法律;二来,还必须征得现任副总统加纳和民主党主席吉姆·法利的同意。因为他们两人一直坚持出任下一届总统的候选人。
7月7日,即民主党代表大会在芝加哥开幕前一个星期,法利驱车前往海德公园会见罗斯福。最近几年,由于他认为罗斯福的激进思想日益严重,他和总统不知不觉地疏远了。他已不再被邀请到白宫参加清晨的床边会议,他为此感到痛苦,因为他怀疑罗斯福在社交方面并不一视同仁。开始,两人对坐,气氛有些紧张,后来还是罗斯福打破了僵局。他首先向法利解释了他以前表示的不争取第三个任期的打算不能兑现的原因是国际危机。“要是那样做,我就不能在我国设法应付在欧洲蔓延的严重灾难的时刻,有效地领导全国人民。”罗斯福点了一支香烟,仔细地权衡了这番话对客人所起的作用。
打破沉默之后,法利直率地对总统说,他反对连任三届,一来是出于个人的考虑,二来也是因为民主党是始终反对这样做的。在11月份的选举中还有别人可能当选,如果与会代表们能够自行决定的话,这些人就会被提名。罗斯福的笑容消失了。显然,法利不愿退出竞选,那只能让代表大会以鼓掌的方式提名罗斯福为总统候选人了。
关于竞选伙伴问题,双方没有达成一致的协议。他们提到的加纳、麦克纳特、萨姆等人,都被一一拒绝了。在交谈中没有提到法利本人的名字。当罗斯福提出亨利·华莱士时,法利却骂这位农业部长是个“激进的家伙”,不会在党的代表会上获得通过。在他们之间的交往中,罗斯福第一次提到他的身体残废问题。他说:“同我一道竞选的人必须身体健康,因为谁也不知道我能坚持多久。吉姆,你可知道,一个身体瘫痪的人随时都可能垮下来。人的一生中任何事情都不是肯定的。”说着,他站起来,解开衣扣,让法利看看他左肩下的肿块和肌肉。他说,这是由于整天不得不坐着造成的。“十分重要的是,同我一道竞选的人应该随时准备接受我的职务。”罗斯福进一步解释道。
在民主党举行代表大会期间,罗斯福没有去芝加哥。他认为,他出席会议将被人们视为试图迫使代表们表态;而且人们会要他作出他不应该作出的承诺。罗斯福说:“如果我不作出承诺,我就会树立新的敌人。如果我真的作出承诺,那会铸成大错。我就会被束缚在我现在不想被束缚在上面的问题上了。”为了便于代表们开诚布公地进行讨论,罗斯福特为大会发表了一个声明,他说他不想再当总统候选人,代表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投票选举任何人”。
大会主席将这一声明宣读后,会场立即大哗。首先是芝加哥选区的代表立即在走廊里喊起来:“我们要罗斯福!我们要罗斯福!”参议员艾尔本·巴克利接过一幅总统的巨幅画像,在主席台上挥舞起来。从会场里面又传出一阵又一阵的吼声:“芝加哥要罗斯福!”“伊利诺斯要罗斯福!”“纽约要罗斯福!”“美国要罗斯福!”投票结果,罗斯福以946票的压倒多数获得了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的提名。
但是,会议却在罗斯福选定亨利·华莱士为竞选伙伴的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分歧。特别是在法利等人的鼓噪下,会议气氛相当紧张。按照罗斯福的解释,现任副总统加纳所以没有被选中,是因为他思想保守,特别是在最高法院斗争中没有帮忙,并反对他连任三届。罗斯福首先挑选的副总统候选人是国务卿科德尔·赫尔,但赫尔断然拒绝。华莱士工作刻苦,致力于新政的理想,支持对英国的援助,并且有农场主和工会的支持。然而,民主党领袖们抱怨说,华莱士不可思议,政治上无知,以前曾是共和党人,而且现在变得越来越激进。罗斯福把反对华莱士一事归咎于保守分子,并且坚决强迫代表大会接受他挑选的候选人。“让保守分子见鬼去吧!”他咆哮道,“他们要么提名华莱士,要么我就不参加竞选!”
罗斯福的夫人埃莉诺为解决会议的分歧作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她的讲话受到代表们的喝彩和鼓掌欢迎。她强调指出,这次大选是在国际形势异常紧张的情况下进行的。身为在职总统的候选人,不能像通常那样进行竞选。“因此,你们当中赋于富兰克林·罗斯福这种责任的每一个人,在把这种责任交给他时就等于亲自承担着一种非常重大的责任,因为你们将为他进行竞选。你们得摆脱种种狭隘的党派考虑。这是我们为美国而奋斗的时刻。”在法利看来,埃莉诺的直率而又雄辩的讲话,帮助华莱士过了难关。到她讲话结束时,骚乱已经平息下来,可以严肃地进行点名投票了。投票结果,华莱士以626票获胜。过了午夜,罗斯福才开始发表接受提名的演说。
在总统登上主席台时,一盏强烈的聚光灯照射着悬挂在体育场钢梁上的一张巨幅画像。烟雾和灰尘在不断变化的灯光中回旋。罗斯福讲话的语气既平和又有说服力,像磁石一样吸引着与会代表。他对他为什么认为有必要违背不准连任三届的悠久传统作了解释:
“在许多不眠之夜,我曾经反问过自己,作为海陆军总司令,我是否有权号召男男女女为国效劳,或者接受训练准备为国效劳,而同时我却不肯以自己个人的地位为国效劳,如果我国人民请求我这样做的话。
“如今,由于一种压倒一切的国际危险,所有的私人计划,所有的私人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都已经被置之度外。在国家面临危险的情况下,所有能够为共和国效劳的人都没有别的抉择,只能为国尽力而为。
“我为自己作过计划,为私人生活作过计划,但是我的良心不允许我拒绝要我为国效劳的请求。”
罗斯福虽然获得了民主党竞选连任总统的提名,但是在前进道路上还面临着许多阻力和斗争。温德尔·L·威尔基已被共和党提名为总统候选人。他是一个公用事业的巨头,势力很大,能言善辩,几乎同罗斯福一样是一位惹人注目、富有吸引力的人物。威尔基身材魁梧,面目清秀,和蔼可亲,是一位典型的美国人。他穿着起皱的西装,讲演时一团蓬乱的头发披落在前额上,就好像从他的原籍印第安纳来的一个乡下人。但是,他一直是巨大的公用事业控股公司“联邦和南方公司”的总经理,在华尔街深受尊重,被视为精明的经营者。他是在带头反对公用事业控股公司法的斗争中第一次引起全国注意的,这项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拆散这种联合企业。作为老民主党人,威尔基曾在1932年投票支持过罗斯福。他不打算废除新政,但是指责新政未能结束经济萧条,并且认为各项新政计划本可以在减少政府控制的情况下更有效地得到执行。
威尔基活动能量很大,他的竞选速度使人头晕目眩,有时一天发表演讲多达15次,他的声音很快就变得嘶哑了。而罗斯福却巧妙地置身于竞选之外。他无视他的对手的挑战,照常行使总统的职能。他的行动和关于世界情况的评论使威尔基的竞选黯然失色。总统把绝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即将爆发的不列颠战役上。英国人正在遭受轰炸和围困,已经处于破产的边缘。德国潜艇四处活动,正在消灭作为英国生命线的运输船队的主要力量。早在5月15日,丘吉尔就要求借用第一次世界大战遗留下来的正在重新装备的四五十艘驱逐舰,但罗斯福鉴于国内的反对,没有立即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