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身残志坚罗斯福-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便结束这场危机。    
    希特勒在加剧紧张局势之后,邀请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以及墨索里尼于9月29日在慕尼黑开会。然而,罗斯福的呼吁对希特勒的决定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举行这次会议一方面是由于墨索里尼的压力,另一方面是由于希特勒确信英国人和法国人准备屈服。他对他的对手估计得很准,因为张伯伦和达拉第慑于纳粹德国的武力,没有同捷克斯洛伐克人磋商就同意了德国的所有要求。希特勒对张伯伦说:“这是我不得不在欧洲提出的最后一次领土要求。”于是,四国头目就在出卖捷克斯洛伐克的文书上签了字。    
    在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慕尼黑协定签字之后,张伯伦又奴颜婢膝地找希特勒会谈所谓世界和平问题。他说,“相信元首会在实施慕尼黑协定方面采取宽容大度的态度”,并且再次表示希望捷克斯洛伐克人不会“不讲理到制造什么困难”的程度,而如果他们造成什么困难的话。希望希特勒不要轰炸布拉格,以免“在平民中造成可怕的损失”。这些话还只是张伯伦所要说的杂乱无章的长篇大论的开端。    
    这位大英帝国的首相还向希特勒建议,英德两国进一步合作来结束西班牙内战,建议促进裁军,促进世界经济繁荣,加强欧洲政治和平,甚至还建议解决苏联问题。然后,首相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来,上面已经写好了他希望两个人能在上面签字并且立即发表的东西:    
    “我们,德国元首兼总理和英国首相,今天再次举行了会议,一致认为英德关系的问题对两国对欧洲都具有最大的重要性。    
    “我们把昨夜签字的协定和英德海军的协定看成是我们两国人民再也不想彼此交战的愿望的象征。    
    “我们决心以协商的办法作为处理任何其他涉及我们两国问题的办法,我们决心继续努力,消除可能引起分歧的原因,从而有助于确保欧洲的和平。”    
    希特勒看了一下这个宣言,很快就在上面签了字,使张伯伦大为满意。这位蒙在鼓里的英国首相当然不知道,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就在这次慕尼黑会议中已经商量好,时候一到他们就对英国并肩作战,共同收拾这个大英帝国。    
    张伯伦“胜利”地回到了伦敦,达拉第也同样地回到了巴黎。得意洋洋的张伯伦挥舞着同希特勒签署的宣言来迎接拥到唐宁街来的人群。“我的好朋友们,”他说,“在我国历史上,这是第二次把光荣的和平从德国带回到唐宁街来。我相信,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从今以后,整整一代人的和平有了保障”。他挥舞着《英德宣言》在阳台上高呼:“我相信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然睡觉去吧!”    
    同大多数美国人一样,罗斯福也因紧张局势的“缓和”松了一口气,认为全世界暂时逃脱了战争的恐怖。但是,他也有所警觉:慕尼黑只不过是战争道路上的一个小站而已。果然没有过一个星期,布利特大使就从巴黎报告说,达拉第预料德国会在6个月内提出新的领土要求。罗斯福为此忧愁满腹,在他眼前出现的仿佛是一片黑暗,他不知道未来带给他的是什么。    
    就是在休假期间,他也一直密切注视着局势的发展。他字斟句酌地审阅着将在1939年1月4日在国会发表的一系列国情咨文。    
    罗斯福在国会讲话中警告说,中立和绥靖不能防止侵略。他强调指出,虽然战争已经避免,但是和平还没有保证,美国必须着眼于自己的防务。他一方面要求废除中立法中的强制性武器禁运条款,另一方面要求拨出20亿美元的防务经费,其中大部分用于加强美国的空中力量。为减少孤立主义的反对,罗斯福邀请了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委员,向他们秘密介绍情况。他直率地表示,他担心希特勒一心想称霸欧洲,从而危及美国的安全。有人告诉一位记者,总统说过莱茵河是美国的疆界,孤立主义者纷纷对他进行攻击。罗斯福义愤填膺,把这种说法斥之为谎言,说是出自“一个笨蛋”之口。    
    当罗斯福为修正中立法所作的努力在国会搁浅时,希特勒再次发动了攻势。1939年3月15日,他撕毁了在慕尼黑签订的协议,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其余领土。德军在使人目眩的暴风雪中开进布拉格,从家里出来观看的几个居民在震惊的状态中凝视他们。希特勒站在雄伟的赫拉德冒尼古堡上,透过朦胧的天色俯视着展现在他面前的这个城市,他宣告说:“捷克斯洛伐克已不复存在了,它从地图上消失了!”过了几天,德军占领了位于波罗的海沿岸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移交给立陶宛的德国城市梅梅尔。一个月以后,墨索里尼横渡亚德里亚海,占领了山鹰之国阿尔巴尼亚。佛朗哥攻占了马德里,结束了西班牙内战。在东方,日本法西斯军队,在侵占了中国华中、华南的主要城市之后,进而占领了南沙群岛,以便就近向菲律宾、香港和新加坡发动进攻。    
    希特勒又取得了一次没有流血的胜利。但是,他低估了占领捷克斯洛伐克所引起的震动。希特勒的每一个行动都被说成是为了消除《凡尔赛和约》引起的不满。但是,就捷克斯洛伐克而言,德国不仅吞并该国的少数民族日耳曼人,而且征服了一个斯拉夫国家。英国人和法国人终于认识到不能相信希特勒的诺言,他们决心保卫波兰,因为波兰很有可能成为希特勒下一个猎取目标。发动这场神经战的借口是夺回1919年从德国领土分割出去的“波兰走廊”,收复已经成为“自由城”的波罗的海港口但泽。


第四部分 孤立主义第23节 幻想破灭(2)

    美国公众对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的反应同伦敦和巴黎一样强烈。总统顾问伊克斯说,罗斯福对希特勒“越来越恼火了”。他还想同德国断绝关系。国务院发表了一项措词强烈的声明,谴责德国毁灭一个自由、独立的国家,并宣布美国将不承认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吞并。美国海关对德国政府补贴的出口商品提高了关税,并督促国会修改中立法。    
    罗斯福对参议员汤姆·康纳利说:“我们要是继续执行这项法律,那就是站在了希特勒一边。如果我们能取消武器禁运,那对民主国家就是一个支持。”但是他的话无济于事,这项建议仍然受到了像参议员博拉这样的孤立主义者的坚决抵制。总统把博拉和其他国会领袖邀请到白宫,亲自发出呼吁,但是博拉丝毫没有改弦更张之意。博拉宣称:“我们不去打仗,我们反对打仗,反对结盟!”副总统加纳问其他国会领袖,修改中立法计划是否有可能通过,他们都回答说没有可能。    
    然而,罗斯福在寻求和平的问题上还不肯就此作罢。4月15日,他采取了“星期六突然行动”,呼吁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他们一再谈论的和平愿望。他在电报中列举了31个独立国家,建议这两个独裁者保证至少在10年里不对其中任何一个国家发动进攻。他许诺说,如果他们作出这样的保证,美国将支持促进世界贸易和裁军的努力。这项令人吃惊的建议得到了美国公众、伦敦和巴黎的支持,但是轴心国却嗤之以鼻。    
    墨索里尼收到罗斯福的电报时,纳粹德国的第二号人物戈林正在对他进行拜访。据意大利外交部长齐亚诺说,领袖开头连看都不屑一看,戈林说根本不值得给予答复。墨索里尼认为这是“小儿麻痹症的结果”,而戈林的印象是“罗斯福害了初期神经病”。美国总统在给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电报里,提出了一个直率的使他们难于回答的问题:    
    “你们是否愿意作出保证,声明你们的武装部队不会进攻或者侵入下列独立国家的领土?”下面开列了31个国家的名单,其中包括波兰、波罗的海诸国、苏联、丹麦、荷兰、比利时、法国和英国。总统希望这种不侵略的担保有效期“至少应有10年”,或者“1/4世纪,如果我们敢于看得那么远的话”。罗斯福提醒希特勒说:“你曾一再声明,你和德国人民并不想再战争。如果这是真的话,世界上就不需要战争了。”    
    现在看起来,这似乎像一个天真的呼吁,但是“元首”却感到颇为狼狈,因而不得不表示他要答复,要在德国国会4月28日专门召集的一次会议上发表公开演说,逐条予以“驳斥”。与此同时,德国外交部在4月17日一份电报中,向除了波兰、苏联、英国和法国四个国家而外所有罗斯福曾提到的国家,提出了两个问题:它们是否感到自己受到德国的任何威胁?它们曾否授权罗斯福作这一呼吁?    
    纳粹外长里宾特洛甫在发给驻在上述各国的使节的电报中说,“我们毫不怀疑,对两个问题的答案都将是否定的。但是,虽然如此,为了特殊的理由,我们想要立即得到确凿的证实。”所谓“特殊的理由”,到希特勒4月28日演说的时候就完全清楚了。4月22日,德国外交部向“元首”提出报告说,绝大部分国家,包括南斯拉夫、比利时、丹麦、挪威、荷兰和卢森堡在内,都“已经对两个问题作了否定的答复”。实际上这些答复都是违心的,都是在纳粹德国的压力下被迫作出的。波罗的海边上的小小的拉脱维亚,开头不知道到底要它作出什么样的答复,德国外交部马上就给它驻在里加的公使说,“要是门特斯先生不能对我们的问题干脆答‘不’的话,我们就要把拉脱维亚算在那些甘愿做罗斯福先生的同党的国家里面去了。”“今后引起的一切严重后果,要由拉脱维亚政府承担责任”。    
    这些“答复”都是给希特勒的“弹药”。在1939年4月28日这个宜人的春日里,当他口若悬河地在国会演说的时候,他充分地利用了这些材料。他雄辩滔滔,机锋横溢,极尽尖酸刻薄、虚伪狡诈之能事,这种本领已经达到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