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身残志坚罗斯福-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约克城”号和“企业”号两艘航空母舰,以前几乎弃之不用的海军和私人的造船厂又恢复了生产。虽然罗斯福在忙于国内事务,但来华盛顿访问的外国人却络绎不绝。他们前来是为了寻求新任总统的帮助和保证。第一个是从工党转到保守党的英国首相拉姆齐·麦克唐纳,他头脑里正为不列颠帝国复杂经济的实力与难题犯愁。接着来的是法国的前总理爱德华·赫里欧,他为了老是不稳定的法郎而来。后来又来了加拿大的贝内特,墨索里尼的吉多·荣格,以及那位正在教希特勒如何把一个一贫如洗的国家武装起来的德国货币魔术师沙赫特博士。其他国家派来了特别代表,那些不派特别代表的国家则由它们的大使充当代言人。一共有48个国家要求帮助医治它们的“经济病症”。    
    在英美两国领导人会谈时,麦克唐纳提出了一项旨在发生侵略时进行国际磋商以及削减武器和人员的计划。罗斯福认为,削减武器和军队是向世界性裁军迈出的一大步。在麦克唐纳和赫里欧离开华盛顿之前,罗斯福向他们保证,如果就武器削减和监督问题达成了协议,美国将放弃中立国的权利,并拒绝向被称为侵略者的任何国家提供补给品。这一表示使法国感到放心,同时也使德国坚持重整军备的立场成了阻挠达成一项解决办法的唯一障碍。    
    罗斯福由于担心希特勒可能会破坏他一直努力建立的微妙的均势,遂于5月16日呼吁54位国家首脑支持“以裁军实现和平”和“结束经济混乱”。第二天,希特勒就在德国国会发表讲话作了答复。希特勒拒不承担破坏日内瓦会议的罪责,他宣布德国不愿签署一项互不侵犯协定,而且诡称也愿解散他的整个军队,如果别国也这样做的话。法国人对希特勒的“诚意”表示怀疑,他们不愿意用他们的军队换取所谓集体安全的纸上保证。这次会议陷入僵局,希特勒退出国联,并放手扩军备战,罗斯福对此十分懊丧。    
    到世界经济会议在伦敦开幕的时候,罗斯福对它的热情大部分已消失。经过许多天的争吵,代表们始终在稳定货币汇率的问题上没有达成一项协议。自从美元不含黄金之后,世界各地对美元的旋转感到不胜惊恐。罗斯福并不希望稳定,因为他怕汇率稳定之后,美国的物价会停止上升,这对复兴来说,可是性命攸关的事情。此时罗斯福正在海上巡视,他立即写了一份咨文,并通过“印第安纳波利斯”号的无线电发给会议,发给全世界:    
    “为了促成更为真实、更为永久的财政稳定并给各国民众带来更大繁荣而召开的这个国际大会,如果由于有人建议进行纯粹人为的、暂时的、只影响少数几个国家的货币兑换的试验而背离正道,我将把它视为一场大灾难……    
    “召开这次会议,目的是要改善或者治愈根本的经济毛病。它决不能背离这种努力。”从“印第安纳波利斯”号高高的桅杆上的天线发出的电波,像宙斯的雷霆一样震撼着会议。英国代表团苦恼不堪,法国代表团火冒三丈,意大利代表团呆若木鸡,德国代表团吃吃暗笑。世界经济合作完蛋了。从此,让各个国家自顾自吧!在罗斯福看来,钱币不过是一种交换手段,是写在纸上可以任意抹去的一组数字。他简直不能明白,对于某些人来说,钱币居然还有感情价值,他们竟会真心实意地维护钱币的完整性。但对资本主义国家绝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吃过通货无限膨胀的苦头,害怕它就像那不勒斯人害怕维苏威火山爆发。    
    事实证明,世界经济会议是世界各国的最后一次相聚的机会。但是,如果以为会议能够成功的话,就会使德国狮子心满意足地同法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比利时羔羊偎依在一起,那就愚蠢透顶了。希特勒的野心早已昭然若揭,可怕的计划已经作出,《我的奋斗》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发表了。奇怪的是:短视的西方政治家们却视而不见!    
    世界经济会议散伙之后,罗斯福来到坎波贝洛岛上他的家园。自从他在这里患小儿麻痹症后,已经12年不曾来这里了。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海水太冷、道路太陡、难以攀登外,拖住他的还有另外的什么东西,那是一个连他自己都不敢承认的原因,一个令人不敢正视的痛苦回忆。但是,现在他敢正视了。带着海水咸味的强劲冷风,松林郁郁葱葱的悬崖和奇形怪状的岩石,以及这个岛屿上的迅猛潮汐,这一切使他重又感到欣喜激动。因为他已经战胜了在这里所遭到的打击。他当上了美国总统,到达了雄心壮志的巅峰。他现在明白,他一辈子也离不开支架了,永远需要别人的帮助与搀扶了。但是与世界提供给他的东西相比,这又算得了什么呢?过去的12年是斗争的12年,也就像他现在所明白的那样,是作准备工作的12年。    
    下一个12年将是成绩斐然的12年。但他一想到国内的危机,世界的风云,又犯愁了。他决心回到华盛顿后,加快改革,大力推行新政,争取国内经济早日复苏,以便迎接即将到来的世界风暴。


第三部分 问鼎白宫第18节 赞誉与攻击(1)

    在第一个新政期间,罗斯福为了医治经济危机,采取了一系列调节经济的措施,他把抚慰企业界的工业复兴法,搞成了当时的关键措施。但到了1935年,罗斯福对赢得企业界的支持丧失了信心,因而改弦更张,对它发起了全力进攻。一些旨在惩罚企业界和帮助劳动人民的议案,例如社会保险法案、全国劳工关系法案和公用事业法案,就是第二个新政时期立法方面的标志。施莱辛格说:“第一个新政的特点是告诉企业界必须做什么,第二个新政的特点是告诉企业界决不能做什么。”    
    罗斯福认为,一个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青人注入工业体系之中,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是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社会保险应该负责“从摇篮到坟墓”整个一生。    
    1935年的社会保险法,分成三大部分: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无依无靠者提供救济。罗斯福解释说:“建立养老金制度是为了促使已到退休年龄的人放弃自己的工作,从而给年轻一代的人更多的工作机会,同时也使大家在展望老年的前景时都能有一种安全感。”根据法律规定,凡年满65岁退休的工资劳动者,根据不同的工资水平,每月可得10至85美元的养老金。关于失业保险,罗斯福解释说:“它不仅有助于个人避免在今后被解雇时去依靠救济,而且通过维持购买力还将缓解一下经济困难的冲击。”保险金的来源,一半是由在职工人和雇主各交付相当工人工资1%的保险费,另一半则由联邦政府拨付。    
    这个社会保险法,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强烈愿望,受到美国绝大多数人的欢迎和赞许。但保守派却企图在国会发动突然袭击。他们指责社会保险违反美国一向珍视的“节俭精神、首创精神和自助精神”,声称所有的美国人不得不忍辱在自己的脖子上挂一个印着社会保险号码的铜牌,就像挂块狗牌一样。他们指责说,实行社会保险,就等于把节衣缩食的彼得的钱抢过来,送给不事积蓄的保罗。新泽西州参议员哈里·穆尔指责说:“我们也可以从育婴堂抱个孩子,给他雇个保姆,使他不尝受生活的艰辛。”    
    国会期间,关于社会保险法的辩论十分激烈,共和党认为它是鼓励懒汉的法案。在听证会上,甚至有人叫喊社会保险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上逐字逐句抄来的。反对势力虽然穷凶极恶,但人数并不多,而广大人民则坚决支持,因此在最后表决时,众议院以372票比33票参议院以76票比6票获得通过。    
    高举“新政”旗帜的民主党获得了对共和党的绝对优势,一大批刚刚踏入国会的新议员,对本选区选民对社会保险和救济的强烈要求,当然不能漠视;一些共和党议员考虑到他们的政治前途,也不愿留下反对社会保险的投票记录。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社会保险立法成了新政的一次重大胜利。    
    在新政时期,劳工关系是罗斯福特别关注的领域。他懂得,如果得不到有组织的劳工的支持,社会的动荡局面就无法稳定,更谈不上刺激私人投资的计划,而且在支持他的选民中,有组织的劳工是特别有力的集团。当《全国工业复兴法》被最高法院宣布违宪后,连带使该法第七条第一款有关劳工权利的规定也失去了法律根据。这对罗斯福鼓吹的“社会改革”和“劳资合作”无疑是个打击。新政处在成败的关头。许多大企业家度过危急时刻后,从支持新政变为反对新政,右翼报刊更大为鼓噪。因此,在罗斯福的坚决要求下,在工会的大力支持下,国会很快采取行动。    
    就在《全国工业复兴法》被取消不到40天后,国会通过了《全国劳工关系法》(《瓦格纳—康纳利法》)。该法律规定:禁止雇主干预或图谋控制劳工组织,工人有组织工会的权利,雇主不得拒绝与工人集体谈判合同,不得禁止罢工,不得歧视工会会员;成立全国劳工关系局,处理劳工对雇主的申诉。它有权对雇主发出强制性的命令。雇主们重演反对《全国工业复兴法》的故伎,向法院控告《瓦格纳法》违宪。可是工人阶级对最高法院的强大压力,以及罗斯福对最高法院提出的挑战,迫使最高法院在1937年4月12日作出“符合宪法”的判决。    
    1937年5月24日,罗斯福向国会提交了受到广泛注意的关于最低工资最高工时立法的咨文。咨文承认“我国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中绝大多数从事农业或工业,吃不好,穿不好,住不好”。“我们必须铭记我们的目标是要改善而不是降低那些现在营养不良、穿得不好、住得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