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1。【答案要点】(1)在生产规模一定的条件下,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可以缩短资本周转时间,加快资本周转速度。
(2)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对剩余价值生产产生着重要影响。其主要表现是:第一,加快资本周转,可以节约预付资本。资本周转快,所需要的预付资本特别是预付流动资本量就越少;反之就越多。第二,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提高年剩余价值率。一般来说,资本周转速度加快,那么预付资本中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也加快,由于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因而可变资本周转快就意味着一定量的可变资本可以雇佣更多的劳动力,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使年剩余价值量增大。
由于加速资本周转,可以节约预付资本,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所以企业总是想方设法地缩短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以加快资本的周转速度。
12。【答案要点】(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每过一定时间就要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即每隔一定时间重复出现一次的周而复始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
经济危机周期性地爆发,使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也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从一次危机开始到下一次危机开始,构成资本主义再生产的一个周期。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一般包括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危机是再生产周期的决定性阶段,萧条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生产处于停滞状态,复苏阶段的主要标志是资本家逐渐开始增加投资,扩大生产,更新固定资本。当社会生产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时,就进入了高涨阶段。但是,在一片繁荣的背后,新的危机因素又逐渐积累起来,当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发展到尖锐程度时,危机就又不可避免地爆发了,资本主义再生产就进入到下一个周期。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科技革命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使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周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第一,危机周期的长短不规则,周期性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第二,周期进程中的阶段交替界限不清,每一阶段的特征不明显。第三,危机的程度有所减弱,但生产过剩和失业却成为周期中的经常现象。第四,经济危机与通货膨胀相结合,出现了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滞涨”局面。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既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的集中表现,又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的解决形式。所以,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经济危机造成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和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这充分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已经尖锐到只能通过爆发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方式,强制性地破坏一部分生产力来实现社会再生产所需要的比例关系。另一方面,经济危机对经济发展具有强制的暂时的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表现为对社会生产力的破坏和浪费,把社会生产力调节到与相对狭小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大体相适应的状态,暂时缓解了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对立,从而使社会生产各个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得到重构,使资本主义生产在倒退之后还能得以继续进行。
经济危机集中地体现和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局限性和过渡性,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无力驾驭社会化大生产的有力明证。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求一种新的、更加先进的社会生产关系来代替它。
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导论第四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经济制度
一、本章新增知识点权威解析
与2005年考纲相比,2006年考纲将“效率与公平”调整为“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理顺分配关系,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促进社会公平”。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公平正义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前必须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理顺分配关系。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使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趋向合理。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在促进发展的同时,要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要高度重视收入分配问题,更好地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既坚持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并推动先富带未富、先富帮未富,同时也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改革税收制度、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等措施,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
当前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第一,正确处理好提倡奉献精神与落实分配政策的关系。提倡奉献精神就是要使社会成员树立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增强为社会多做奉献的观念,能够以奉献精神从事生产劳动和各项工作。另一方面,从社会角度来说,又要切实贯彻社会主义现阶段收入分配的具体政策,从政策上保护每一个社会成员各方面的积极性,把个人贡献与收入联系起来。第二,正确处理好反对平均主义与防止收入悬殊的关系。平均主义既不符合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更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反对平均主义是实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一个重要任务。但是,也要防止收入悬殊。收入悬殊同样不符合社会主义原则,也不利于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更是与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相背离。必须采取切实措施,从制度上、政策上防止出现收入悬殊。要依法保护合法收入,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与劳动贡献紧密结合,奖勤罚懒,激发人们的积极性。要规范社会分配秩序,加强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对石油、电信、金融等行业的过高收入进行合理调节。要取缔非法收入,对侵吞公有财产、偷税漏税、权钱交易等各种非法收入坚决依法取缔和惩处。
二、本章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
本章的核心概念: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本章的基本原理: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它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必须把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2)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和基本特征。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所有制与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要努力寻找能够最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3)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4)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必须把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5)确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由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决定的。
(6)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在社会主义社会,公有制经济占据主体地位,确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按劳分配理所当然地成为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使得社会主义实践中的按劳分配,在实现形式和内容上具有许多新特点。
(7)在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8)效率和公平之间既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又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从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共同富裕实现出发,现阶段应处理好提倡奉献精神与落实分配政策的关系、反对平均主义与防止收入悬殊的关系。
本章的难点在于正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及其实现形式、按劳分配的新特点、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一、本章常考知识点
在以往的考试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考查的重点,以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辨析题为主,也出过论述题和材料题。考核的知识点主要有:(1)公有制经济:1993年理科、2001年理科考查了“现阶段所有制结构”,1992年文科、1996年文科、2002年文科考查了“国有企业”,1994年文科、2001年理科考查了“公有制主体地位”,2000年理科考查了“股份合作制”。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