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第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学》、《文学报》主编、苏联作协书记。1971 年被选为苏共中央候补委员,
1973 年获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战前写有评论勃留索夫·歌德、安德森的
专著。卫国战争期间,写有列宁格勒军民反击法西斯入侵斗争的三部曲:《这
事发生在列宁格勒》、《丽达》、《和平的日子》。三部曲的抒情政论风格
在长篇小说《我们这里已是早晨》(获1950 年斯大林奖金)中得到进一步发
展。50 年代仿问朝鲜后,发表中篇小说《韩杰在站岗》、长篇小说《生活的
年代》和《我们选择的道路》。在中篇小说《远方星辰的光辉》和《未婚妻》
中,作家把注意力放在道德问题上,颂扬那些忠于职责、坦率直爽,坚决和
歪风邪气作斗争的人们。代表作《围困》(五部六卷)是长达100 多万字的
具有全景规模的巨著,获1978 年列宁奖金。长篇小说《胜利》围绕波茨坦会
议和欧安会议的召开,反映苏联的外文政策(裁军、和平共处等)。他还写
有抨击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政论集《谦卑的人是否怡然自得?》

(吴根成)


《围困》长篇巨著五部六卷。恰科夫斯基作于1968~1975 年,体现了
“近年来军事题材文学的发展趋势”。小说主要描写卫国战争时期列宁格勒
被围困和粉碎包围的全过程,并涉及列宁格勒、莫斯科、斯大林格勒等重大
战役及其胜利。作品中除许多虚构人物外,还有几十个著名历史人物。小说
着重描写这些历史人物的思想与活动,表现两种社会制度、两重思想体系之
间的生死斗争,从而突出苏联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巨大牺牲和光辉业
绩,特别是列宁格勒军民在城市保卫战中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围困》
从艺术上解决了有关战争题材作品的文献纪实性与艺术虚构的关系问题,做
到真实人物与虚构人物相结合、政论与写实相结合。这是一部以宏伟规模再
现列宁格勒保卫战的全景小说,获1978 年列宁奖金。

(吴根成)


西蒙诺夫(19l5~l979)前苏联著名小说家、剧作家、诗人,杰出的战
地记者。曾当过镟盘工。1930 年考入苏联作家协会附设的文学研究院夜校,
毕业后以诗人的身份登上文坛。自1939 年反对芬兰白军的战争一直至卫国战
争,他均任战地记者。曾任原苏联作家协会副总书记。主要作品有《日日夜
夜》、《生者与死者》三部曲、《祖国炊烟》、《异帮暗影》、《列宁勋章》、
《在布拉格粟子树》等。他曾五次获得斯大林奖金。苏联政府曾赠于他红旗
勋章和一级卫国勋章。

(张新莉)


《日日夜夜》长篇小说。西蒙诺夫写于1943 年。作品以苏联卫国战争
时期伟大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为背景,歌颂了苏联红军的英雄业绩。作品描
写苏军某营营长萨布洛夫大尉率领全营坚守斯大林格勒阵地的60 多个战斗
的日日夜夜。萨布洛夫率部渡河进城夺回敌占之三座楼房,经过一月多激战,
变为废墟,但全营未后退一步。萨布洛夫重伤未愈便返战场。萨布洛夫冒险
一夜三次穿越敌占区,与邻团确定反击计划。夺回接合地段。全宫只剩几十
个人,一座楼房也被敌夺去。但他们以顽强的意志迎来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的最后胜利。萨布洛夫荣获列宁勋章。他又带领一营人向西方挺进。作品成
功地塑造了萨布洛夫和众多的英雄群象,以点带面,展示了苏联卫国战争的
磅礴气势。是苏联文学中反映卫国战争的成功佳作之一。

(张新莉)


《生者与死者》长篇小说三部曲。(包括《生者与死者》1959,《军人
不是天生的》1964,《最后一个夏天》1971)西蒙诺夫的代表作。这是一部
展示卫国战争全景式的作品。它描写1941 年夏德军突然入侵,苏联西部边境
战争失利,德寇逼近莫斯科,苏军组织反击,经历了斯大林格勒战役、库尔
斯克战役,直至1944 年白俄罗斯战役即将取得胜利的战争的最后一个夏天。
三部曲反映了苏军由防御阶段进入全线反攻阶段,几乎囊括了战争的全部进
程。贯穿三部曲的主要人物是原军报记者、后任集团军司令副官的辛佐夫和
30 年代被关押、坐牢4 年,战争开始后担任集团军司令的谢尔皮林将军。通
过这两位主人公的遭遇,描写卫国战争的广阔画面,堪称苏联战时生活的百
科全书,是一曲赞美苏联人民反抗法西斯侵略的热情颂歌。是全景小说的代
表,获1974 年列宁奖金。

(吴根成)


瓦西里耶夫(1924~)在文坛颇负盛名的前苏联作家,生于斯摩棱斯克
的一个红军军官家庭。1952 年入党。1987 年曾随苏联作家代表团访华。

1954 年开始发表作品,以写战争题材的小说著称。中篇小说《这里的黎
明静悄悄。。》发表后轰动一时。成为苏联文坛一颗耀眼的新星。70 年代,
他的长篇小说再一次引起轰动效应。《不要向白天鹅开枪》阐述善与恶的斗
争及青少年的成长与教育问题。《未列入名册》描写一个普通战士在战争环
境中如何成长为英雄人物。短篇小说《老牌奥林匹亚打字机》和《老战士》
也称得上名噪一时的作品。中篇小说《遭遇战》在歌颂普通一兵的英雄主义
的同时,提出爱惜战士生命的问题。80 年代问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历史小说
《虚实在事》,中篇小说《我的骏马奔驰》、《后来发生了战争》、《一棵
烧不坏的灌木》等。瓦西里耶夫是一位独具特色的战争题材的作家。他笔下
的战争,更多的不是铁与血的交融,生和死的搏斗,而是坚守在祖国大地上
的女战士,缄默的女打字员,整天同绷带打交道的女护士,日夜操劳的后勤
兵。。。作者意在透过战争的表象,写出“自己的”战争的真实面目,表现
普通战士的英雄业绩。

(吴根成)


《这里黎明静悄悄》中篇小说。瓦西里耶夫作于1969 年。发表于《青
春》杂志,赢得自上而下的普遍赞赏,被列入“军事爱国主义题材”作品。
几年内,相继改编为歌剧、话剧、芭蕾舞和电影,获1975 年苏联国家奖金。
小说描写了卫国战争中的一个悲剧性场面:一名准尉率领5 名女战士穿过森
林,淌过沼泽,截击16 名空降德寇。李莎奉命回去向上级汇报,不慎葬身泥
沼,未能完成要求增援的任务。准尉偕同4 名女战士终与敌人遭遇,虽毙敌
多名,而女战士则全部牺牲。剩下负伤的准尉,终于以其机智勇敢,俘虏全
部剩余德寇,完成了任务。作者以大最的篇幅、细致的笔触,描述了战士们
各自独特的经历、生活习性、文化素养、爱与恨、烦恼与欢乐、沉思与幻想
以及女兵们为祖国英勇牺牲的壮烈行为。小说充分显示了普通战士的坚强意
志和自我献身精神,谱写了一曲革命英雄主义的颂歌。作品渗透着浓烈的悲
剧气氛,充满革命浪漫主义激情,具有史诗般的艺术感染力。

(吴根成)


艾特玛托夫(1928~)前苏联具有世界影响的吉尔吉斯族作家,生于塔
拉斯山区舍克尔村的一个农牧民家庭。1953 年毕业于吉尔吉斯农学院,1956
年进高尔基文学院深造。80 年代,他曾任苏联作协书记,戏剧、影视委员会
主席,1978 年获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作品有短篇小说《阿希姆》,中篇
小说《面对面》和《查密利雅》。后收入《群山和草原的故事》(获1963
年列宁奖金)中篇小说《大地啊,母亲》、《别了,古里萨雷》(获1968
年苏联国家奖金);代表作《白轮船》(同名电影获1976 年苏联电影节大奖)
《早仙鹤》、《花狗崖》。1980 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一日长于百年》
问世,为他赢得了世界声誉,仅在法国就连续出了四版。另一部长篇小品被
译成70 种外文,畅销90 余国,印刷800 万册,具有世界影响。他的小说,
在内容上注重道德探索,充满理想主义光辉;在形式上善于吸收民间文学的
传统,把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在艺术手法上进行大胆创新,以自然景物的描写来烘托人物内心世界的变
化,使作品具有神奇的魅力。

(吴根成)


《白轮船》中篇小说。前苏联吉尔吉斯族作家艾特玛托夫作于1970 年。
它运用两个童话故事,通过一个七岁男孩在实际生活中的切身感受,揭示了
善恶、美丑之间的尖锐冲突,从而反映了苏联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小
说中的阿洛斯古尔是恶势力的代表。他是叶尼塞河畔护林所的土霸王,利用
职权盗窃国家木材,残酷压迫工人,殴打岳父,虐待妻子。善良的老人及小
孩均成了他滥施淫威的对象。最后,老人在其威逼下亲手杀死传说曾救过吉
尔吉斯祖先生命的神物——长角母鹿。小男孩经受不住此刺激而投水自尽。
作者把神话传说与现实生活融合在一起,通过小男孩的切身感受,通过他那
白壁无瑕的心灵,表明生活中人的本性所固有的不是恶,而是善良与光明。
整部小说洋溢着永恒的美感,具有神奇的艺术魅力。根据《白轮船》改编的
同名电影,获1976 年第九届苏联电影节大奖;与人合写的同名电影剧本,获
1977 年苏联国家奖金。

(吴根成)


万比洛夫(1937~1972)前苏联戏剧家,生于西伯利亚的一个乡村教师
家庭。1955 年入伊尔库茨克大学、毕业后从事新闻工作。60 年代初步入文坛。
第一个独幕剧《窗子朝着田野的房子》。描写大学毕业生对农村和村姑的眷
恋之情。第一个多幕剧《六月的离别》抨击大学生柯列索夫拿爱情换文凭的
市侩作风,抒情喜剧《长子》写老音乐家认一陌路人为长子,以此”证明人
的真正关系,不在于表面上的血缘关系”。代表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